华裔在这片土地的辛酸史,说来真有一匹布那么长。小学时的我尚未真正了解,当年读地方研究还读得津津有味,课本上的内容照单全收。但自我上了中学,方才明了大人口中的“对非土著不公平的政策”究竟为何物。
就拿我的母校来说好了,它是教育部属下其中一间“精明学校”(sekolah bestari),校方对外声称所有的学生都是经由严格审核(非土著生在UPSR中至少得考获6A或以上的成绩,土著生则至少获得3A)*注1。当年我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方才挤进这间学校(虽然我的成绩是6A1B),进去后方才得知原来某某Datuk 还是地方闻人的子女,甚至没有A也能进来就读(当然,我指的是土著生)。那时开始也养成了阅报的习惯,几乎每天都能看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巫统部长,发表种族性言论,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被贴上种族化或政治化的标签。(308政治海啸后,情况似乎也不见得好转,看了国会直播就想砸烂电视)
其实这一切也不必多写,我想大家都心照不宣。无论如何,我能有今天,很大程度上还是得感谢母校的栽培。毕竟在那里渡过了七年光景,对它也萌生了一定的情感。话说回来,已经三年未曾踏入母校了,可能得空时会回去探望昔日恩师吧。
今天想说的,其实不是想抱怨政府的施政方针,并非为华社打抱不平(料现阶段我也没有那种能耐),而是最近系友问起我是否有想过去邻国新加坡发展的意愿,因为近期内新加坡的陈笃生医院已开放面试,当地对职能治疗师的需求也是蛮高的。之前我的确萌起想去狮城工作的念头,但经几番思索,我还是婉拒了系友的一番好意。
原因何在?说出来了可能会引来某些人的冷嘲热讽,笑我傻没关系,要写部落格的话早就要有这种心理准备。在前几篇部落格中,我说过我刚读完了《星洲日报—历史写在大马的土地上》。这本书对我影响至深,“立足诚信,情义相随”这八个字深深撼动了我。当然,我承认我想留在大马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份报纸,但更重要的是,如果我能秉持着《星洲日报》的办报理念去做任何事情的话,我想我将会得到无以伦比的满足感。无论是在工作上,抑或是非工作场合,我都希望自己能维持这股信念,尽可能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当然,说起来容易,到时得付诸行动时可能又是另一回事。但我真的很想为我生于斯,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尽一份力。邻国需要职能治疗师,但看回本地,马国的治疗师人数也寥寥可数。我不否认自己也考虑过狮城工作环境等因素(据说压力非常大),可是对于祖国的情怀毕竟凌驾于类似因素之上。所以,我还是选择留下来。留下来,并非屈服于那里的工作环境,而是因为“情义”这两个字。
其实我的家乡与新加坡也蛮靠近的,说起来是种好处。但,这一切已不重要了。我虽然很钦佩新加坡政府招揽人才的策略,亦对马国政府不珍惜人才感到惋惜,但钦佩未必代表认同,正因惋惜而期待改变。每年都有优异生哭诉“我爱国家,但国家爱我吗?”,类似情况已经屡见不鲜,但高官部长们却仍旧采取充耳不闻的态度。即便如此,我还是对这国家有很大的期许,历史上未曾发生的事,不代表它永远不会发生。
所以,我决定了,未来我依旧会留守这片扎根了二十三年的土地,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对就读了七年的母校,情感已经根深蒂固,何况是生活了二十三年的国家?
*注1:国小生UPSR只报考五科,不包括华文,华小生则报考七科
*再次让大家见识我三心两意,自相矛盾的一面,反面教材噢!请看下面一句:
几个月后,时过境迁,说那么多最后还是决定了去新加坡,不过我应该不会去太久。我要强调的是,这一切绝非纯粹是为了赚新币而已,而是因为某些私人原因。看来,以后还没成事前还是别随便放话啦......不然人家叫你回家种番薯 :P
张家界之旅Part 3
2 days ago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